行 走 的 最 終 目 的 是 為 了 找 尋 歸 宿 .

輯  一  :  行  走






不太喜歡將出國遊玩稱為旅行,習慣性的說成是行走。總覺得含義比旅行更深。

行走時,尤其是搭巴士又或是捷運,很輕易的就會陷入思緒。憶起自己工作了一年,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們,聆聽他們身上背著的故事,一篇一篇。他們讓我對未知感到好奇,並且充滿期待。

這一年裡,換了兩份工作,從懵懂、焦慮、徬徨、不安、直至升職加薪的喜悅。然而迄今為止仍是學不會隨遇而安,經常遇事便會毛躁起來。起初接到客戶投訴,內心會慌張。某天卻想起在一次與某個人談話時,我因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感到沮喪,可對方卻溫柔地對我說『沒關係,慢慢來,你想好了再說也可以。』

一直以來,我都覺得我的表達能力存在著一種無形的障礙,無色無味,卻侵入骨子裡。而她的這句話,讓我安撫好自己的情緒,緩緩地先梳理自己的思緒以後,思路逐漸清晰起來。周而復始的,雖然仍會毛躁,但能夠做到淡然面對。

讓我覺得,這件事情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,常常會被『想像中』絆倒,以至於在爬起身子的那霎那會覺得,前方的路大概也是佈滿絆腳石而躊躇不前。真正的絆腳石,是自己的想像力。





輯  二  :   歸  宿



我偶爾會想起我結識的那位伊朗女子, M. 她眼裡有著我所嚮往的堅毅與任性,那一種任性,是可以義無反顧的。

我一直相信我們所遇見的每一個人,包括讓自己不喜歡的,都存在著無法言說的一種緣分。我覺得他們的身上都存在著我們自身的一部分,或巨大如石或細小如蟻。如缺角的瓦片,讓我們拼湊(又或是摩擦),迸起了各式各樣的火花。這也正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迷人的部分。

我與 M 的個性相似,卻也存在著極大的差距。

我曾以為她會一直待在這個國家,她是那麼的喜歡安逸的日子。她曾說,她愛這裡,卻又有著非離開不可的理由。她在這裡生活多年,卻沒有辦法得到一個確切的身份。對於這一點,我一直認為她所傾向的結局會有所不同,可她後來的決定讓我無法不佩服她的勇氣。

和她道別的那日,與她擁抱後,我凝視她因作下抉擇後寬心的笑靨。我原以為我已對離別感到麻木,而我卻異常的,感受到自己的眼眶發熱。你所在意的每個人,都會那麼無可避免的觸動到你心裡的一部分,這份情感你只需要對自己赤誠以待就足已。

最末,我對她說『記得等我哦,三年內我一定會到紐西蘭找你。』

這句話更似是我與自己的約定。

每一個人最終都會找到自己的歸宿,也許它不如預期,卻讓人心安。在這一切之前,若深陷迷霧,等待的同時請不停地往前行走——不要回首。必須要勇敢,要堅定,要義無反顧的走下去,才能攀爬上高峰,望向最綺麗的景色。

我總是這樣警惕自己。





Comments